第93章 真的死定了吗
第93章 真的死定了吗 (第1/2页)府内在哭,府外在挡,刘据进府门时因为功利心挡了挡,出后堂时又因为恻隐之心挡了挡。
未曾想!
刘据这个‘变数’一挡再挡,可就挡来了变故!
什么变故?
张汤即将自尽时,一个夹着公鸭嗓、说着熟悉腔调的变故:“诶呦,御史大夫也要体谅体谅陛下的苦衷呀!”
宦者令端着手,立于张府后堂,作悲天悯人状,“那日在未央宫单独问对,陛下给过你机会,可你……”
“嗐!”
老太监摇摇头,“看在太子殿下求情的份上,陛下再给御史一次机会,莫要执迷不悟~”
话音一落。
堂内众人又惊又疑。
疑的是刚刚随宦者令一同返回后堂的刘据,惊的,可就是张贺、张安世兄弟俩。
惊讶过后,便是大喜!
张贺抹了一把眼泪,紧忙从地上站起,眼神直直地盯住张汤,张安世更是直接急呼出声:
“父亲!?”
如果先前张贺的那一声,是不舍与悲痛,那现在张安世的这一声,便是催促和疑惑。
他们不知陛下以前给过什么机会,但现在的机会,他们听懂了,只要自己父亲抓住。
就能活!
而被众人焦点凝视的张汤,这一刻身子晃了晃,看向案几上那杯毒酒的目光,一阵眩晕。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而张汤,刚刚便经历过一次。
以前他说他不怕死,可真当死亡来临时,张汤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坚不可摧,他仍有牵挂……
“呼~”
见张汤视线投来,宦者令伸了伸手,从身后一个小黄门手里接过一卷文书。
“呐,之前那份记载罪名的簿籍,咱家又带来了,御史看着办吧,要是不认呢,咱家转身就走。”
他走,催命的使臣就要进,也意味着,张汤该死还是得死……
看到这儿,问题就来了。
老太监此刻,到底在打什么哑谜?竟能左右张汤的生死!?
且说。
刘据在给张汤下‘死定了’的定论时,其实有一个事件的先后顺序。
先有的朝野汹汹,后有的‘死定了’。
但在朝野弹劾奏疏雪花一样的飘进未央宫之前,也就是朱买臣状告张汤的当日,皇帝曾召见过张汤!
那日。
皇帝说:“朕的诏令还没告知臣子,商人们却先知晓,恐怕有人泄露了朕的想法。”
十数年兢兢业业,皇帝念了情分。
并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把张汤单独叫进宫,就是在给机会、在暗示他……
朕说的某人,指的是你!
认罪吧。
张汤这个大酷吏位居三公,确实太显眼,安然退走不可能,所以皇帝要让他背着罪名、以更显眼的方式!
下去……
张汤的回复是什么呢?他沉默一阵,并未认罪,只说:“陛下圣明,想必确有其事。”
张汤装聋作哑了。
他听懂了弦外之音,但他不想下,还想争,他把皇帝的情分幻想的太多、过多了。
而皇帝很冷酷,不认罪,就只能死!
张汤离开未央宫后。
事情急转直下,弹劾被留中不发,奏疏雪花般的来,使臣也踏进了张汤府门。
皇帝亲自暗示,尚有活路可言,等到使臣暗示,便注定要步李蔡后尘,随即,‘死定了’的定论出现了……
理清了事件的发展顺序,再回头看。
皇帝的目的是杀张汤吗?
不是。
杀人不是目的,让张汤承担下以往种种罪责才是!
皇帝放了汲黯,自然是念旧情的,只不过,张汤与汲黯不同,他离开之前,得先背一口‘锅’。
认了罪。
皇帝再高抬一手,放伱走,既把以前种种盖棺定论了,又凸显皇帝宽容大度,赢麻了……
但张汤当初的心有不甘与心存幻想,打破了皇帝想‘双赢’的局面。
那么。
皇帝只能使臣一波接一波的去‘请’他认下,不愿活着背,那便死了扣上去!
此时此刻。
张府后堂的峰回路转,正如宦者令先前所说:“看在太子殿下求情的份上,陛下再给御史一次机会……”
一次选择认不认罪的机会。
愿不愿意活的机会。
“笃,笃。”
张汤面露挣扎时,堂外响起了手杖杵地的声音,先前离开的张母被人搀扶着,走进大堂,边走边道:
“老妇一早就猜到我儿难得善终,这些年,死在他手里的人不计其数,会有今日,也是罪有应得。”
“但是……”
“笃笃!”
张母在上首站定,重重敲了敲地面,干瘪的嘴唇不住抖动,朝张汤怒目道:“是你的罪,你就认,该你认。”
“不是你的,宁可死!”
“也绝不准认!”
听得此言,张汤眼中挣扎尽去,脸上再无犹豫与彷徨,就在案几后,正对自己母亲,庄严叩首。
“儿,不孝!”
话音落下,张母花白一片的头发微微颤动,手杖沉重地敲击地面,决绝与泪花在妇人眼中打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