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长安两千里 第二十六章 佛自西方来
西去长安两千里 第二十六章 佛自西方来 (第1/2页)“施主,你观这世道如何?”
李长安觉得,眼前的和尚真的话很多,而且都让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答对了吧,似乎没有什么用处,打不对又会丢了面子。
这让李长安十分的苦恼,正欲开口说自己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那僧人再次开口:“贫僧自西域而来,千里之遥。”
李长安点了点头,这确实,他虽然自小没出过北地,但是西域到底有多远他曾在话本上看到过一句在长安城上的石碑刻文——西去安西九千里!
据上面所写,这是几百年前天策府所建盛唐的极盛疆域,当时的君王不仅仅只治理长城以南,更是掌管着西域九千里和北地以东不知多少里的偌大疆域,就连此时的柔兰,当时的北部大草原都臣服于帝国的治下!
“施主,贫僧在自西方而来中土之前曾看到过一本描绘长安城的书。”
那僧人在说完之后随后轻叹一声。
“那本书中描绘出了一个极盛的时代,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
顿了顿又说,
“这真的很好,贫僧幼时真的很向往那本书中的长安城......”
“可,贫僧这一路上没有见到什么盛事,老百姓们并不像书中所说的一样,反而有的地方甚至已经易子而食了,贫僧记得中土有一句古话,虎毒不食子,施主,这句贫僧说得对吗?”
“那么施主,这本书是错的吗?”
僧人最后给了少年一个直达灵魂的发问。
而少年若有所思的思虑片刻后,终于似灵光乍现的一般想到了答案,
“禅师,你看的书可是《长安梦华录》吗?”
僧人微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眼前少年竟然能知道这么冷门的一本书。
但随即眼神中便更加赞赏的看着少年道,“施主,你也看过这一本书?”
李长安点了点头,开玩笑,他每个月都会攒钱去村头刘大爷的话本铺子买上几本话本来看的,他的年纪和家底都不足以支持他去四方游行,那么自然是需要靠着话本在精神上游历一番天下了!
至于这《长安梦华录》,确实是冷门的,但为什么他会知道?无非是比其他话本便宜上许多罢了。
“施主,你的阅历真的很丰富啊。”
面对僧人已经近乎吹捧的说词,李长安却没有想之前那样满满地接下,而是摇了摇头十分认真地开口解释,
“我的阅历只限于我所看过的话本上,而我这是第一次离家,所以阅历并不能说丰富。”
僧人嘴角一抽搐,虽然早就知道那些活了百年上千年的人定然不会选一个寻常少年来作为整个计划的推动者,但是此刻少年的死脑筋还是让他略带震撼的。
随即又笑了笑,“施主,阅历并不一定要亲自去经过才算,当你看到一件事并记住他以后,都算你知道的。”
少年听完,思索片刻后十分认可的疯狂点头道,“禅师,你说得对!”
面对着解惑后兴高采烈的少年,僧人一开始也是很高兴的,毕竟他的职业就是为他人解惑嘛,可转过头一想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了不对。
“施主,不是贫僧先问的你嘛?”
李长安撇了撇嘴,本来以为已经把这个他并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给略过去了,怎奈何眼前这个僧人似乎并不好糊弄,只得轻叹一口气,“禅师,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到底是对还是错的。”
听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答案,僧人还是略带失望地摇了摇头,虽然早已知晓,但是他还是略带希翼地希望眼前少年能给他解答。
“可禅师,我虽然并不知道是对是错,但这本书中所描绘的盛世虽不在当今,但又怎么能确定未来不会有呢?”
盛世不在当今,在未来。
僧人再次抬头看向少年。
只见少年很认真的,虽然已经超出了他本人的理解,但还是很认真地给自己解释着,“禅师的意思是,虽然你一路上见到的,遇到的,都跟你曾幻想过的不一样,但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不一样的,变成一样的呢?”
僧人在听闻少年的看法后,豁然开朗,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如果正常情况下,僧人也不一定想不到,只是中土还有一句话他并不知道。
局中者迷,旁观者清!
是的,僧人的疑惑并不是只觉得世道不公,而是他发自内心地觉得世道本不该如此!
很快僧人便通晓了少年为自己的解惑,这自然正常,因为他本来就不笨,之所以一直没想明白,无非只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不愿意出来而已。
想通以后,看向李长安的目光更加炽热了起来,“施主,我观你与我佛有缘,可愿入我佛门,解救众生于水火?”
少年的嘴角控制不住的抽搐,他给眼前中年谢顶的家伙讲道理,可不是为了也去做那五戒十善又英年谢顶的秃驴啊。
“还是算了吧,我家世代单传,我要是做了和尚,香火就断了。”
少年如实说道,也确实是这样,如果让他爹知道他出家了,恐怕会气得带着乡勇们直接打上山门!
僧人不死心地继续开口,“施主再考虑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