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围棋传奇 > 第九六五章 终结对决之最后的雷区

第九六五章 终结对决之最后的雷区

第九六五章 终结对决之最后的雷区 (第1/2页)

对局室内,黄博士替代狗狗,落下了全局第75手。
  
  这手棋一共花了狗狗11分钟,是整个系列赛进行到现在以来,狗狗用时最长的一手。
  
  而李襄屏在看到那手棋后,他下意识的伸手去扶了扶那枚黑子----------
  
  黄博士可能还不知道,然而对于古大力以及李世石那些李襄屏职业生涯的老对手来说,却太熟悉这个动作了。
  
  一旦李襄屏下意识做出这个举动,那就证明他刚看到的那手棋,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当然喽,这样的“出人意料”通常也要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出人意料的好棋。
  
  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襄屏当年在围甲中和李世石的一次交手,小李一步“一子解双征”完全出乎李襄屏预料,并且遇到那样的手段,那就算李襄屏再强,他也只有认输的份。
  
  另一种是遇到“出人意料”的坏棋。
  
  实事求是的说,在李襄屏整个职业生涯,特别是由于他有一个外挂,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的概率比前一种大很多:
  
  对手一步棋他没有想到,并不是因为那步棋有多好,更可能是因为那手棋很差,差点李襄屏根本就不会往那个地方想。
  
  很显然,李襄屏认为狗狗是不太可能下出特别差的棋的,因此当他看清黄博士的落子以后,他当时就心里一紧。
  
  两分钟之后,当李襄屏彻底看懂这手棋的意图,他在心里暗自摇头。
  
  要怎么评价这手棋呢?
  
  算了,所谓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这句话用在围棋当中,那就叫“高手的棋是不受批评的”。
  
  安装最新版。】
  
  在李襄屏心目中,狗狗当然算是高手,因此它们的1棋好像就不受批评。
  
  但李襄屏虽然无法评价这手棋的好坏,有一点他却可以肯定:
  
  那个点确实算他的盲点,可能他再修炼过十年二十年,依然不会想到在自己的实战中下那手棋。
  
  因为这手棋,再次体现出狗狗一贯的霸道和强横。
  
  面对李襄屏如此含蓄且内涵丰富的寻劫手段,狗狗这手应劫倒算是应劫,但却依然不肯退让和妥协。
  
  它的这手棋,竟然是瞄准中腹白棋一块棋棋形的破绽,摆出一副“你别光盯我的毛病,你自己的棋形也有破绽,我准备以攻对攻,用对攻的方式来解决自身毛病和整个劫的问题”。
  
  嗯,如果把机器这手棋换成人类的语言,那应该就是以上这种描述了。
  
  在彻底弄懂机器的意图后,怎么说呢?这也就是狗狗了,假如换了任何另外一个人类高手坐在李襄屏面前,李襄屏一定会“血往上涌”,觉得对手这棋实在是太无理了。
  
  太蛮横太霸道了!这简直是不把自己这个堂堂“人间棋神”放在眼里。
  
  李襄屏用人类的棋理来分析当前的局面:
  
  自己中腹的那块棋确实存在一定破绽,但真的只是一点小毛病,大不了就受到一定收刮,不可能存在死活问题。
  
  而黑棋却明显存在死活之虞。因此和狗狗的4枚棋子相比,自己那块棋明显更厚。
  
  这样狗狗现在的做法,这就是典型的“以薄攻厚”,明显违反正常的棋理。
  
  不仅如此,别忘棋盘上边还存在一个劫争呢。
  
  狗狗想用一手棋解决一个问题都稍显过份。
  
  现在想用这样一手棋同时解决2个问题,李襄屏怎么看怎么觉得无理。
  
  当然喽,还是那句话,围棋中判断一手棋的好坏,用棋理分析是一回事,真正最有效的方式,那还是要看应手。
  
  假如一手棋你看着无理,然而你自己却应手困难,那什么分析都是空的。
  
  今天的情况还算好,狗狗刚才这步棋虽然选点刁钻,表面上也确实难缠,却还没难缠到让李襄屏感觉应手困难的程度。
  
  思索了几分钟之后,李襄屏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并且不仅是一条路,李襄屏同时想了两个方案。
  
  “定庵兄,你说咱们现在是正面应战,还是稍微忍耐一下?”
  
  老施稍微沉吟一下:
  
  “嗯,襄屏小友,我以为咱们中腹那块棋的毛病确实存在,就算狗狗现在不动手,但是50手棋之后,100手棋以后,它却是总会动手的,你以为呢?”
  
  李襄屏听了当时就微微额首:
  
  “我明白了。”
  
  李襄屏确实是明白了,老施是劝自己选择那个忍耐的方案。
  
  原因正如他刚才所说,既然自己那块棋的棋形确实存在毛病,那狗狗迟早都会动手的。
  
  既然这样,那现在干脆就放平心态,把狗狗刚才这手棋当成是它的权利,是它迟早都能走到的收刮手段。
  
  既然这样,那没狗狗刚才这手棋,其实就不算是棋盘上的主要矛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