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优势
第一百二十三章 优势 (第1/2页)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写对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是一首老京城人耳熟能详的过年民谣。
但民谣里所描绘的为过年而忙碌的场景,其实从八十年代末就开始陆续消失了
因为如果详细解读一番,并不难发现。
在这首民谣中所描绘的诸多关于过年的准备工作中,除了扫房子以外。
其余的像冻豆腐,炖锅肉,宰公鸡,蒸馒头,全都是为了过年准备食物的工作。
说白了,不同于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
在过去,除了对一家人团聚的期盼,寄托了一种对和美的家庭生活的向往以外。
能纵容一下食欲,让家人放开食量饱餐几天,才是国人过年的主要内容和真正乐趣。
是的,当年人们盼过年的确更侧重于物质。
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经过那个年代人,决不会耻于承认这一点。
因为在那缺衣少吃的年代,要是能吃一回炖肉,能放开量吃一回饺子。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年中恐怕就只有过年这几天了。
这必然会成为人们永远的期盼。
而基于此理,那么对于老百姓来说,改革开放的成果,自然也应该是从年货的供应上,才能得到最显著、最直观的体现。
像1981年京城居民的春节供应里。
人们就明显的发现了物资进一步的丰富了。
鸡蛋、白酒和半议价菜籽油已经不再限量,米面和猪肉相当充足。
限量供应的食品里,额外增加的项目,还有四至八元一斤的花茶二两。
大料、黄花、木耳各二两,大白菜二十斤,一斤粮票的豆腐,及一斤粮票的豆制品等。
此外,菜市口的“南来顺”还增加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
这让广大的京城市民,都怀着一种无比轻松的心情,对年夜饭愈加期待起来。
至于扇儿胡同2号院,要论今年年货的水准,那还要远远超过京城总体水平。
甚至可以说是整条胡同里的头份儿。
为什么啊?
就因为这几家邻居们,可都有各自的独到优势。
而且大家关系不错,特别团结友爱。
那几家人一互通有无,这年还能过不好吗?
不信?不信就来一一看啊。
首先说说米家。
米婶儿可是管片里的副食商店的老人儿了。
店里无论谁,是职工还是领导,都得给几分薄面。
那有了这个内应,限量物资的采买上大家可就不发愁了。
尽管如今年货采购,已经不似改革前那几年分外艰巨了,谁家也没必要凌晨去排大队。
可毕竟还得排队不是嘛。
而且东西和东西不一样啊,质地上肯定是有区别的。
有米婶儿在内部把关,那就是一人在岗,众人沾光啊。
他们扇儿胡同2号院可和别处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