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至忠至孝(加更,求月票)
第108章 至忠至孝(加更,求月票) (第2/2页)老四快步走到胤禑的跟前,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长出了一口气,满是欣喜的说:“我求了汗阿玛很久,终于允我来探望你。”
因为,康熙就在前殿召集重臣议事,周围都是御前的人,老四也不敢多说什么。
“即使听说你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汗阿玛也不许我待太久的时间,免得打扰了你的静养。我就捡重要的事,长话短说吧。恭喜你,汗阿玛已经下旨,晋密嫔母为密妃母。另外,愚兄我也沾了你的光,因整顿国库的欠银有功,晋为雍郡王。哦,对了,十八弟,赏食贝子俸。只是,十六弟仅仅赏食辅国公俸。”老四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还有些事儿,汗阿玛不让我说。”
胤禑一听就懂,肯定是关于他的封赏问题。
在大清,恩出自上,才是王道。
即使是老四,也不敢瞎掺和。
正旦这天,大病初愈的胤禑,被康熙带回了紫禁城的太和殿上。
当着天下臣工的面,康熙笑眯眯的吩咐说:“衡臣,颁旨吧。”
张廷玉手捧旨意,走到胤禑的跟前,眼神异常复杂的大声喝道:“有旨。”
胤禑赶紧伏地接旨。
当是时,太和殿内外,几千名大小臣工,也都跟着跪了。
“上谕:皇十五子、贝子胤禑,以性命护朕,乃至忠至孝也。著晋为多罗愉贝勒,赏食郡王俸,管理镶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兼管内务府及兵部,入值南书房,钦此。”
“臣儿胤禑,领旨谢恩。”
嚯,好家伙,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康熙楞是把胤禑推上了本朝第一实权阿哥的高位之上。
而胤禑呢,按虚岁算,也不过才十八岁而已。
说实话,贝勒不贝勒的,胤禑真不在乎。
但是,以皇子贝勒爷的身份,入南书房当值,胤禑还是第一人!
康熙朝的南书房,虽然不是军机处,却也是今上身边最重要的决策智囊机构。
拟旨专业户张廷玉,每天都待在南书房里当值,随时听候康熙的吩咐。
至于,管理镶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这个就很厉害了。
也就是说,镶白旗的满洲都统、蒙古都统和汉军都统,从此以后,都要听超级都统胤禑的吩咐。
就本质而言,康熙设立的24个八旗都统,从根上架空了各旗的大小旗主。
镶白旗的大小旗主,也就是豪格的后裔们,现在都要看胤禑的脸色了。
颁旨之后,即使是胤禑也有些懵圈了。只因,在森严的礼制之下,朝堂之上的班次,千万不能站错位置。
以新晋愉贝勒的身份,胤禑完全可以挤进贝勒堆里去。
但是,这么一来,胤禑就要和老大、老三站到了一起了。
老大和老三,这两个倒霉蛋,都被胤禑坑的降了爵,仇人相见自是分外眼红。
就在胤禑有些犹豫之时,张廷玉及时走过来,把他领到了老八的身旁。
张廷玉哪有胆子,乱排班次?
这必是康熙的安排!
这么一来,胤禑也就成了诸皇子贝勒之次,和老大及老三之间,隔开了几步的距离,这也就避免了不小的尴尬。
老大眼巴巴的看着身穿贝子服,却站在了老八身边的胤禑,恨得差点咬碎臼齿。
老三的心机比较深沉,尽管死死的攥紧了拳头,却并没有怒形于色。
反正,骑驴看唱本,大家走着瞧吧。
老八倒是觉得很高兴,他早就想拉拢胤禑了,一直苦于没有好契机。
现在好了,胤禑就站在老八的边上,何愁没有深入交流的机会?
客观的说,老八这个人,因为出身低的缘故,一直扬长避短的突出一个贤字。
凭心而论,老八选择当八贤王,并无大错。
他真正犯下的大错,就是一废太子之后,信了康熙的鬼话,暗中唆使马齐,联络朝中的重臣,公推他为新太子。
公推这事一出,瞬间就把老八有志于大位的野心,彻底在康熙的眼前,暴露无遗。
“十五弟,等会行礼的时候,你别担心什么,跟着我照做便是。”老八再次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多谢八哥。”
说句心里话,若不是胤禑知道历史的真实走向,老八平易近人、且善解人意的作风,真有蛊惑人心的效果。
老九为啥死心踏地的跟着老八混?
不就是吃了老八的这一套贤王做法么?
吉时到了之后,就听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响起了令人惊悚的长鞭甩地声,“啪!”
正旦大朝会,正式开始。
PS:熬夜到凌晨四点半,又冷又饿,总算是码出了加更,求赏几张月票的鼓励,应该不会挨骂吧?